崇祯九年,清军大举入关,形势十分危急,唐王朱聿键毅然自行招募了上千兵马,决心前往北京勤王护驾。这一举动彰显了他的忠心与责任感,但也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。
崇祯皇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,质疑朱聿键的真实动机:“你究竟是来勤王,还是另有所图?”自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登基后,明朝朝廷对藩王的戒备极为森严。藩王虽有爵位,却被严格限制行动,只能被圈养在封地,防止他们妄图篡权。
在明朝体制下,藩王们被允许放纵自己,花天酒地,肆意欺压百姓,甚至为非作歹,但只要安心留在封地,朝廷也无暇顾及。许多藩王因横行霸道、欺压百姓,成为当地“人神共愤”的蛀虫,名声极坏。
然而朱聿键却不同,他是一个积极上进的藩王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。国家面临危机,他想为崇祯分忧解难,结果却被皇帝误解,最终遭到监禁,命运凄惨。
朱聿键入狱的感觉异常熟悉,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被囚。第一次被关押的理由极为荒唐,仅仅因为他的父亲唐王世子朱器墭长相丑陋,嘴上有一个瘤子,不受老唐王宠爱。老唐王偏爱小妾所生的儿子,意图废黜朱器墭父子,将他们囚禁于牢狱中,期望他们在艰难困苦中默默死去。
展开剩余79%那年,朱聿键只有12岁,他在阴暗潮湿的囚室里度过了漫长的16年。尽管身陷囹圄,年少的他没有自暴自弃,而是选择自强不息,利用有限的条件刻苦读书,努力提升自己。偶尔有些同情他的低级官员偷偷送来些食物和书籍,成了他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。
朱聿键虽坚强,但他的父亲朱器墭却情绪低落,长期被冷落和折磨,身心俱疲。被最亲近的家人嫌弃,甚至想置他于死地,给朱器墭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和痛苦。加之营养不良,朱器墭的健康状况日渐恶化。
小妾的儿子心狠手辣,不满朱器墭没能尽快死去,特意送来一碗“药”,谎称服用后瘤子会消失。朱器墭感激涕零,眼中含泪,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弟弟的关爱。出于治病心切,他喝下药剂,却吐血身亡,生命戛然而止。
朱聿键亲眼目睹父亲倒下,悲痛欲绝,泪水夺眶而出。父子俩相依为命多年,感情深厚,但偏执的老唐王让他无能为力,只能默默忍耐。朱聿键心中暗自发誓:“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”
老唐王对于儿子的突然去世毫无悲痛,反而觉得压力解除,终于可以安心立自己钟爱的儿子为世子了。朱器墭的葬礼上,老唐王做作地流露出几滴眼泪,然而周围人都清楚他的暴虐本性,坏事传播得比好事快得多。
朱器墭正值壮年,死得突然,引起了吊唁官员陈奇瑜的怀疑。陈奇瑜严厉敲打老唐王:“世子死因不明,贸然更改世袭人选,恐日后朝廷追究责任。”老唐王因此退缩,勉强立朱聿键为“世孙”。老唐王去世后,朱聿键继承唐王爵位,成为新一任唐王。
朱聿键酷爱读书,常与文人雅士结交,每日品茶论诗,畅谈天下大势,生活虽被禁锢,却有一份精神上的快活。崇祯九年,他为父亲报仇,亲手杀死那害死父亲的叔叔,以慰在天之灵。同年清军逼近北京,他上书请求朝廷勤王未获批准,遂自行招募兵马出征,在途中还与农民军交战。消息传到崇祯耳中,他下令朱聿键原路返回。
最终,崇祯削去朱聿键爵位,将他囚禁在凤阳皇室监狱。囚中生活凄惨,因缺钱财得罪索贿太监,朱聿键屡遭虐待,身上遍布伤痕,多次大病濒临死亡,但都坚强地挺了过来。八年后,朱聿键重获自由。
出狱时,外面天下已变。李自成攻入北京,崇祯自缢。南明成立,皇帝为万历帝孙朱由崧,号弘光。弘光帝大赦天下,朱聿键因此获释。弘光帝对朱聿键心存忌惮,拒绝恢复其爵位,并计划将其流放至偏远的广西。朱聿键体弱多病,途中便传来噩耗:只做了一年皇帝的朱由崧被清军俘杀。
1645年7月,朱聿键在郑芝龙家族和文臣黄道周的支持下,于福州即位称帝,改元隆武,史称隆武帝,成为南明第二位皇帝。登基大典当天,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风骤起,扬起尘土,玉玺跌落地面摔碎角落,大臣们心中不禁暗生凶兆。
隆武帝的统治道路充满坎坷。虽然他被视为南明中难得的明主,但手中牌面实在糟糕。支持他的郑芝龙家族原是沿海海盗,崇祯时被招抚后镇压海盗,成为沿海势力,地位牢固。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原名郑森,乃郑芝龙与日本小妾所生。
有一次,郑芝龙携郑森拜见隆武帝,隆武帝见郑森仪表堂堂,龙颜大悦,赐其朱姓,名为成功,嘱托其忠君报国。隆武帝试图拉拢郑氏势力,以稳固统治。然郑家除郑成功外大多只谋私利,拥立隆武帝不过权宜之计,绝无真心反清复明之意。
隆武帝身处内忧外患的境地,除了清军步步紧逼,还有内部权臣权力斗争,及在浙江自立的鲁王朱以海小朝廷。两人皆为朱元璋远支后裔,谁当皇帝都缺乏绝对合法性,互不相让,内斗严重削弱了抗清力量。
隆武帝本人为人品行端正,生活俭朴,不贪享乐,远离女色。在政务上,他力求团结一切可用之人,广泛吸收李自成旧部大顺军,扩充兵力以抗击清军。
清军强推剃发令,全国各地抗清斗争此起彼伏。许多汉人被迫剃发,被视为叛逆遭南明军屠杀。对此,隆武帝发布诏令,严禁南明军杀害剃发汉民:“兵行所至,不可妄杀。有发为顺民,无发为难民。”此举赢得民心,百姓纷纷投奔隆武帝旗下。
然而隆武帝虽有心振兴明朝,实则力不从心。郑芝龙坐拥兵权,却按兵不动,暗中与清军联系商讨投降。形势日益紧迫,隆武帝欲北伐,遭郑芝龙冷嘲热讽:“皇上还是老实待着吧。”无兵无权,隆武帝陷入被动。
忠臣黄道周提议北上联合各地义军抗清,隆武帝感动不已,却因军需缺乏,只能赐予一百道空白委任状以示支持。黄道周声望不俗,集结上万义士,但毕竟书生无兵法,带领的民兵战斗力有限,结果惨烈。
黄道周最终被清军擒获,监禁期间绝食抗争。洪承畴劝降,他愤怒斥责:“你早已为大明献身,休装英雄!”洪承畴
发布于:天津市金港赢配资-配资公司行情-正规杠杆配资平台-线上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